-
【仪征市招商】守护碧水蓝天筑牢生态根基
仪征市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环境治理、优化监管方式、提升执法效能,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的优越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厚植绿色沃土,构建起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并进的崭新格局。 一、严格环境执法构建监管高压态势 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始终将污染防治攻坚和环境质量改善作为核心目标。紧扣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机制,并组织开展了高频次的夜间、节假日强化执法行动。2023年,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执法人员频繁深入现场,对千余家工业企业实施了多轮次检查。通过扎实的现场监管工作,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出具了大量限期整改通知书、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立案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并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办法,对符合适用条件的重大违法行为作出了相应处罚决定,形成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震慑了潜在违法者。 二、科技赋能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为减少对守法企业的打扰、提升监管效率与精准度,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实践“互联网+监管”模式。综合运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与监控系统、大气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使得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能够实现对排污单位主要生产设施与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态的全天候实时监控。非现场监管方式与全面推行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相结合,显著提升了环境监管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在保证监管覆盖面和执法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三、精准施策推动执法效能显著优化 为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于2023年制定并实施了《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提醒函制度(暂行)》,明确了“免罚清单”。该制度严格界定了各类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的适用条件和认定标准,为执法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通过推行该制度,仪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于首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当事人,更多采用警示教育、指导约谈、发送提醒函等柔性方式督促整改纠正。此举有效消除了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在适用免罚情形时的顾虑,提升了监管服务的温度与执法效能,释放了服务市场主体、助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具体体现。 四、生态优势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仪征市宝贵的财富和核心竞争力。仪征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沿江岸线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严密的监管网络和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仪征市吸引高端产业项目落户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质量提升。生态良好、绿色低碳的城市形象显著提升了仪征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质项目进驻。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得绿色发展动能在仪征持续释放,成功助推了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绿色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仪征已形成良性互动,为长远可持续发展筑牢了生态根基。
2025-07-07
-
仪征前三季度GDP增长7.6% 招商引资添动能
2023年前三季度,仪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34.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4.7%,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分产业看,一二三产协同发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推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重点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引领增长。作为仪征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第二产业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341.38亿元,同比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6.7%,增速显著高于整体经济水平,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引擎。从行业来看,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保持稳健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不断释放。汽车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中实现产量与效益双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持续提高;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在工程机械、智能仪器仪表等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新材料产业聚焦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方向,特种化纤、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推动工业经济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二)招商引资精准发力,项目建设蓄势赋能。招商引资是仪征市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当地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在招商方向上,重点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能够填补产业链空白、提升产业层次的优质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例如,在汽车产业链延伸方面,引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完善电动化配套体系;在新材料领域,对接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前沿项目,拓展产业新空间。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推行“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为项目落地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有效促进了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不仅直接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更为仪征市经济发展储备了后劲,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三)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在第二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仪征市第一、三产业也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共同构筑起经济稳定增长的多元支撑。第一产业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1.17亿元,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2.5%,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夏粮、秋粮播种面积和单产均实现稳中有增。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优质稻米、精品果蔬、生态养殖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带动作用增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1.81亿元,同比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2.4%,虽然增速相对温和,但结构持续优化。其中,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依托港口优势,物流园区功能不断完善,大宗商品仓储、中转效率提升;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较快增长,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搭建了高效渠道。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在品质提升中满足了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客流量逐步恢复,消费市场活力稳步回升。一二三产的协同联动,使仪征市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25-06-30
-
【2022年仪征市招商】仪征市加快项目集聚打造华东大数据产业新高地
仪征市加快项目集聚打造华东大数据产业新高地 随着 5G 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抢抓新基建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推进大数据存储、应用及关联制造项目集聚,着力打造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新高地。 走进仪征经济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中星北斗卫星遥感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该产业园由中星电科航天集团投资 116 亿元建设,规划建设商业运控中心、数据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中心三大功能板块。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四台固定卫星信号接收天线安装完毕,预计 2023 年建成运营。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卫星数据 500TB,提供卫星测控、数据存储及小卫星研发制造等服务,预计年产值超 30 亿元。 仪征市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精准的产业定位和完善的政策支持。根据《仪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该市重点布局 “一园三基地”,即大数据产业园,以及数据存储基地、应用创新基地、装备制造基地。为吸引项目落地,仪征市出台《关于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数据中心项目给予用电补贴、带宽优惠,对入驻企业提供最高 500 万元的研发补助。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产业园已集聚大数据相关企业 28 家,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5 个,形成了从数据采集、存储到应用开发的初步产业链。 在数据存储领域,仪征市依托稳定的电力供应和较低的土地成本,吸引了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落户。某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规划建设机柜 2 万个,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数据备份中心。在应用创新领域,仪征市与高校合作建立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重点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场景的应用研发,已孵化出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远程医疗诊断平台等成果。 仪征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新兴产业崛起,也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撑。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接入工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 20%、能耗降低 15% 的显著成效。未来,仪征市将继续强化项目招引,计划到 2025 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 200 亿元,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数据资源汇聚地和应用创新策源地。
2022-04-15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